听新闻
放大镜
我也是药神
2018-08-14 14:56:00  来源:法制日报 作者:杨金坤

  “他就是药神!”在观看电影《我不是药神》时,妻子感动得稀里哗啦,指着屏幕上的男主角程勇对我说。

  “我也是药神。”我小声对着妻子的耳朵说。妻子听了我的话,把头轻轻地靠在我的肩上。

  妻子身材较丰腴,七八年前,她患上了三高症,曾经住院进行过治疗。三高症是慢性病,在日常生活中,离不开药物的维持治疗,在为妻子购药的过程中,我开始了我的“药神”修炼之路。

  我买药都是到一些比较规范的大药店去买。由于大药店店员的奖金和经济效益挂钩,店员就玩起了猫腻。记得有一次,我给妻子去买降压药,店员首先给我推荐了清血降压素,价格高达700余元,我拿起药盒一看,原来是“健”字号药,最后,我只买了吲达帕胺片。还有一次,我给妻子去买降脂药瑞舒伐他汀钙片,最后一算账,我发现价格大大超出预算。我询问店员,店员说,价格没错,我说我买24元一盒的,我妻子经常吃那种。

  有时,我和妻子开玩笑,你久病我成医,药店里的店员休想糊弄我,妻子不服气,结果她自己被店员糊弄了。

  两个月前,妻子从药店买药回来,我看着大包小包有些头晕。她告诉我,店员十分热情,不但推荐了深海鱼油、大豆卵磷脂、钙片等等药品,而且还告诉她,再买100多,可以赠一个按摩仪。我仔细算了算,她买的药品比我买的贵好几倍,深海鱼油、大豆卵磷脂、钙片等保健品更是占了较大的比重。

  我让妻子坐下,和她讲起药店的猫腻。药店的货架一般分三层,分别是最贵的、常规的、最便宜的,患者去买药,店员往往会因为药物利润等原因,推销一些品牌一般、毛利率较高、实际效果并不好的药物,患者多花了钱,可疗效并不好。买药时要把眼光盯到最底层,甚至犄角旮旯里,那些物美价廉的药一般放在那儿。如果找不到,可以直接点名要,店员如果说没有,你直接走人,店员一定让你等一等,很熟练地从某个角落给你拿出来。有些店员向你推荐药,一定要看好包装信息。认清“药”字号、“健”字号以及“食”字号,以免错买回保健品,耽误治病。另外,现在一些药店都搞活动,不要为了赠品而多消费,羊毛出在羊身上,吃亏的还是患者自己。

  听了我的一席话,妻子崇拜地说,你成神了。

  除了在买药上,我坚持只买对的不买贵的,我还让妻子注意饮食调节,多吃豆制品、蔬菜和杂粮,把黄瓜、西红柿当做水果的代替品,坚持散步、跳广场舞、旅游等户外活动。在我的调节下,妻子的血压、血糖、血脂一直控制在正常范围内。

  有一次,我和一位医院的朋友交流此事,朋友给了我12个字的评价:饮食合理,重视运动,用药规范。

  (作者单位:山东省临清市检察院)

  编辑:栾海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