堤岸之塔蒋永庆摄影
我的家乡是皖东南一个叫郎溪的江南小县,地理位置优越,是苏、浙、沪通衢要道,气候温和,土地肥沃,素有“绿茶之乡”之美誉。
夕阳西下,暮色渐浓,天地朦胧在一片温暖的画面中,此刻,安静的郎川河水像一幅灵动飘逸的柔纱,归巢的鸟儿翩然飞过河流上空,被苍茫的暮色熏染得影影绰绰,给这片宁静祥和的晚霞美景平添了几许诗情画意。
傍晚,我喜欢漫步河边,悠然看着川流不息的河水,迎风举目,觉得自己是一缕婉转的气流;抬头仰望,以为自己是那抹灿烂的阳光。面对奔流向前的郎川河,又觉得自己便是郎川河里的一滴水。恍惚中忆起那些过往,命运沉浮,斗转星移,岁月的风穿透了时光的痛与美。
听老人说,自打郎溪城建立起,便因地势偏低,几乎年年内涝。一到梅雨季,只要数日连阴雨,郎川河便像一头发狂的野兽。滔天的浊浪,冲毁羸弱的河堤,淹没无数良田房屋。水患给家乡人的生命财产造成极大损害,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发展,让家乡饱受沧桑。
上世纪七八十年代,郎溪城仅有一条马路,东边不通,只有西南北三向的“丁”字路。郎溪人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是“郎溪城一袋烟的功夫便可走完”。当时居民的住房大多是低矮的茅草屋,少数经济条件好点的人家也只是砖瓦平房。
儿时,家里的土墙茅草屋年年秋冬屋顶需换草,否则,绵绵连阴雨,便是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。有一年,父亲出公差耽搁屋顶换草,恰逢梅雨季,屋内到处漏雨,家里盆盆罐罐都用来接屋漏水。母亲一边手忙脚乱接水一边唉声叹气:“啥时能住上瓦房就脱罪了。”
上世纪八十年代,家里房屋总算翻盖成土坯瓦房。一年夏季,数日大雨,郎川河决堤,家中很多东西来不及搬走,其中有我许多热爱的书。父母将它们堆放在阁楼上,家人转移到父亲单位楼上。我趴在大楼窗户边望着对面泡在水里的家,一遍遍祈祷房子别倒塌。当晚,在此起彼伏的轰隆声中,家里房屋轰然倒塌。土坯墙经不住水的久泡土崩瓦解。家里家具、我的书都被毁在洪水里了。
熬过漫长的一个多月后,洪水方退。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月,重建家园谈何容易。幸好父亲单位出台政策,公家出部分钱,职工个人分担部分,由职工自己负责建房。于是,家里开始了艰难的房屋建设历程。资金不足,聪明的父亲想法省料减工,用竹子代替水泥预制板;一半砖一半土坯,自己做小工,当时半大的孩子硬是抵上个小瓦工。从当年8月一直干到隆冬。当寒风呼啸时,除窗户没钱置办,土建基本完成,父亲用塑料纸将窗户糊上了事。全家终于搬进灾后重建的新房子。
上世纪末,1999年,郎川河水持续暴涨,大堤险情不断。当时,我已结婚成家,住房是三十来平米的一楼小套房。数日大雨,淹没了回家的路。连日来,尽管全县人民日夜奋战在河堤上,可在6月底的一日傍晚,堤还是破了。洪水像脱缰的野马从决口汹涌冲进县城,淹没了千家万户。我和老公带着女儿逃到孩子奶奶那间狭小的二楼住房里。
那天下午,县供电公司职工、共产党员小杨蹚水急赶各个住宅区关电闸时,面对茫茫的滔滔洪水,他分不清哪是路哪是池塘,不幸蹚进一处深水塘里,再也没能起来……
2016年夏,家乡再逢特大洪灾。子弟兵赶来时已是深夜,汹涌的洪水不断致郎川河堤多处决堤。险象环生危难之际,年轻的战士们率先跳进齐胸的冷水里,用肩扛手提一袋袋装满沙土的沉重麻袋封堵决口,但汹涌的洪水无情地一次次将麻袋冲得无影无踪。他们手拉手、肩并肩地将自己筑成人墙,堵住决堤口,抡起大铁锤打下一根根粗大木桩,手扶木桩的小战士面对那一锤锤,震得发麻的双手硬是挺住不松,汗水挂满年轻稚气的脸颊……
洪水止歇,太累太困的年轻战士,两人一组坐在地上背靠背、头挨头睡着了……这一幕幕画面被郎溪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李森亮抓拍了下来,照片发到新浪微博上,赢得几千万的点赞。
每逢水灾过后,家乡环境更加糟糕,道路狭窄曲折,坑洼不平,路旁堆满生活垃圾,臭气熏天,肮脏不堪。
不知从何时起,家园在悄然无声地发生着变化。一天,下班回家见工人正在清理路旁大垃圾堆。几天后,多年的垃圾堆彻底消失了。不久,修路工人过来平整、加宽土路,修通了下水道,铺上砂石、柏油,焕然一新的大路黑亮宽阔。骑车经过,车轮发出轻快的唰唰声,我的心也随之欢唱起来。
政府在原来垃圾堆处修建了县城第一座公园——栖凤园。一年四季,园内繁花似锦,落英缤纷。每当夜幕降临之时,华灯初上,公园里欢歌笑语,跳广场舞的,唱歌唱戏的,孩子们溜冰嬉戏之欢笑声汇聚一堂。
千疮百孔、破旧不堪的老屋经旧城改造,我的家人搬进环境优美的新居。住宅小区绿树成荫,鸟语花香。如今,每当回想年少时那“屋漏偏逢连夜雨”的老屋,再看看眼前舒适宜人的住宅,曾经做梦都不敢想的事现在都成了现实。
2017年,政府重修河埂,杜绝了水患。如今的大河埂宽阔平坦、固若金汤。昔日弯曲羊肠埂道,变为今日南来北往车辆奔驰的康庄大道。
历经百年风雨洗礼的家乡河,如一位母亲以她轻柔的双手抚平儿女们心中的累累伤痕,让疲倦的心灵舒展如花,散发出生命的缕缕清香。
(作者:王玲 单位:安徽省郎溪县人民检察院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