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南省社旗县检察院坚持把教育培训作为一项系统工程,走活“强化政治引领、完善培训机制、丰富培训载体”三步曲,持续推动检察队伍素能迈上新台阶。
强化政治引领,促进党建业务深度融合
理念是行动的先导。实现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,主要从三方面着力:
加强理论学习,强本固基。社旗县检察院坚持党建引领,注重加强干警思想政治教育,结合主题教育、党史学习教育、“观念作风建设提升年”等,深入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、习近平法治思想等理论学习,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警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、提升政治素养。今年以来,该院已开展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6次,举办政治理论专题学习班18期(场),组织80余名干警前往红船精神诞生地等进行党性教育。
注重业务学习,提升业务素能。聚焦各业务部门反映的专业人才、骨干人才不足、案多人少等问题,该院重点对干警开展司法办案理念、最高检指导性案例、法律政策理解适用、事实认定及证据判断、新类型案件办理、法律文书说理、流程管理、防范化解风险等检察实务培训。同时,该院还有针对性地开展金融、知识产权、食药监管、环境资源保护、大数据运用等相关业务知识培训和政策运用、群众工作、风险防控、信息应用等方面综合素质培训,全面提升干警综合素能和法律监督能力水平。
推动融合发展,深化质量效果。该院严格落实“党建带队建促业务”的发展理念,坚持将政治培训作为检察业务培训的第一课,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、党的基本理论等融入业务培训全过程;加强职业道德培训,重点开展检察职业道德和廉洁司法等教育培训,以党性教育、理想信念教育筑牢干警服务大局、为民司法新理念,确保法律监督的质量效果。
打牢调研基础,提升教育培训针对性
围绕以往存在的教育培训针对性、适用性不强,与实际工作需要“两张皮”等现象,该院及时调整培训布局,坚持调查研究先行,确保教育培训真正服务检察工作。
完善组织基础。该院坚持把干警教育培训作为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,成立由检察长任组长的教育培训领导小组,为教育培训工作开展奠定良好组织基础。完善检察教育培训机制,建立量化管理、学习测评等制度,提高教育培训的质量效果,推进培训工作科学化、规范化、制度化。充分征求意见。该院探索建立检察官培训需求调研机制,通过问卷调研、走访座谈、日常了解等形式,广泛征求培训对象的需求和建议,形成“组织需求+岗位需求+自身需求”有机结合的教育培训模式。科学制定方案。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,该院研究制定教育培训三年工作方案、人才培育中长期计划,确定教育培训的方向目标。根据不同类型、不同层次、不同岗位干警的素质能力创新培训模式,优化培训内容,制定年度教育培训方案,确保教育培训的持续性和科学性。
丰富培训载体,增强教育灵活性多样性
立足实际,在实用性、可操作性的基础上,开展灵活多样的培训活动。
围绕重点工作抓培训。针对重点工作、重要任务中涉及的检察实务内容,该院坚持谁熟悉谁讲授,邀请法学专家、安排相关部门业务骨干,直接为参训对象释疑解惑、传授真经,切实提高培训的实用性。今年以来,该院邀请高校多名法学教授前来授课,拓展干警们的视野。针对公检法三家司法实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,该院每季度开展2次公检法司同堂培训,针对不同类型案件进行研讨,进一步统一证据标准、规范办案程序,提升整体办案质效。
借助“传导”抓培训。该院开展“传导式培训”,选派干警参加各级、各类检察业务培训,要求参训干警总结提炼所学内容和自身感悟,为全院干警讲课,以一人受教带动多人受教。建立“导师制”培养模式,充分发挥以老带新“传帮带”作用,该院为15名青年干警选聘能力作风过硬的员额检察官、业务骨干为导师,通过思想引导、业务传授、纪律监督等方式,助推青年干警快速成长。
突出实干抓培训。该院采取“一线培养”模式,将办案前线作为培养锻炼干警的“练兵场”,以实物、实景、实案、实事“四个实”为载体,让青年干警成为敢挑大梁、能挑大梁的骨干力量。该院先后选派10余名青年干警在乡村振兴、信访接待等急难险重岗位上进行磨炼,在实践锻炼中提升本领、增长经验。
突出实训抓培训。突出以赛代训,组织公诉对抗赛、案件质量评查、业务知识竞赛等活动以及精品案件、典型案例、法律文书评比培育活动,全面打造业务尖兵。该院探索建立青年干警列席检委会制度,设置学员发表意见、现场辩论、检察官点评、法院判决文书评讲等多个环节,通过实战化练兵提高青年干警的独立思考、精准运用专业知识能力,为发现、筛选、培养优秀青年人才提供平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