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不可以一日不读
2017-06-02 09:02:00  来源:
   中央电视台《朗读者》节目开办以来,倍受观众、听众、读者的青睐和欢迎,引发了大家渴望读书的欲望和激情。《朗读者》应运而生,为大家读书开了个好头。书是知识宝库,读书是最好的、最简单的、最方便的学习方式。

  调查数据表明,今天我们读书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小差距。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仅有经济上的和物质上的,还有文化和教育上的。读书事关一个国家发达与昌盛,我们要迎头赶上。当今,有些人,包括某些领导干部总以各种借口不读书、少读书。实践证明: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知识、没有出息的人;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文化、没有希望的民族。不读书学习,没文化,少知识,肯定愚昧、落后,挨打、受欺负。

  开卷有益,赏心悦目,提神醒脑。“鸟欲高飞先振翅,人求上进先读书”读书的意义众所周知,往小里说,修身、增智、齐家;往大里说,治国、理政、平天下。打仗既要靠武,也要靠文。诸葛亮羽扇一把,运筹帷幄,决胜千里,靠的不仅是军队和兵器,还有天文地理,知彼知己科学文化知识和学问。如著名的“草船借箭”、“火烧连营”等战斗。古今中外多少仁人志士、将军、名人和伟人,都是读书学习的典范。毛泽东曾说:“饭可以一日不吃,觉可以一日不睡,书不可以一日不读”毛泽东嗜书如命,时时读书,处处读书,终生读书。吃饭睡觉,行军打仗,休息之余,争分夺秒。书架上、饭桌上、睡床上、办公桌上都摆放着书,可谓无时不读,无处不读。

  吃饭是为了活着,读书是为了更好地活着。吃饭是为了生存,读书是为了更好地生存。人不吃饭不行,不读书也不行。吃饭是生理需求、物质需要,读书是心理需求、精神需要,二者缺一不可。不吃饭肚子就会饿的慌,不读书心里就会堵的慌。孔子讲,万般皆下品,惟有读书高。这话尽管有点片面,可见对读书的重视。古人通过读书追求“黄金屋”“颜如玉”是为了生活过得更好。当然,我们今天提倡读书不仅是为了个人、家庭,光宗耀祖,改变命运,更重要的是为了国家和民族高瞻远瞩,繁荣昌盛。

  读书要养成习惯和自觉。习惯成自然,自觉成行动。习惯和自觉是一种无形的强大力量。读书要像吃饭和睡觉那样形成习惯和自觉。习惯和自觉不是与生俱来的,要靠平时培养、训练。比如每天坚持读一页书,日积月累,天长日久,积少成多,就会尝到甜头,形成习惯和自觉,就像看手机微信和上网一样,形成“隐力”,吸引力,凝聚力。否则,就会把读书当成包袱、负担、苦恼,既使读书也读不下去,读不进去,硬读也是走形式,毫无意义。读书要从娃娃抓起,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和能力。读书要从党员干部做起,尤其是领导干部要做读书学习的模范。全国近一亿党员干部,如果都能带头读书学习就会带领12亿群众读书学习,形成热潮,打造书香中国,文化大国、强国。让读书从每个人,每一天开始吧,活到老,读到老。还等什么,大家赶快拿起书本阅读吧!“书不可以一日不读。”

  编辑:栾海峰